文明单位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创建文明单位,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单位的每一个人都是文明创建工作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共享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文明单位创建应知应会相关知识。本次为您推送第三期。
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较高,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有哪些要求?
答: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具有一套完整的测评指标体系,共有12个测评项目。分布在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单位文化建设、优质经营服务、诚信守法、履行社会责任、单位内部管理、优美环境建设、特色创建活动和创建工作机制之中,共有30个测评指标。另外,指标要求中,还明确规定8个方面一票否决项,即:申报前两年内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发生严重违纪和违法、员工发生刑事案件、单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事故等不得申报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中央文明委将组织专家验收组采取材料审核、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测评。其中,问卷调查会通过电话访问、网络问卷、试题问卷等方式进行;实地考察会通过明察暗访,对整个单位硬件环境、文明行为等进行测评。
全国文明城市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答:?(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2)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3)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4)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5)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6)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7)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8)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是不是终身制?
答: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不是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创建成功后每年要接受中央文明办的测评,并且通过第三年的复查考核才能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结构是怎样的?
答: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2021年版)》由9个测评项目、72项测评内容、140条测评标准和40项负面清单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