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_附近100快餐二维码_同城附近100元

欢迎访问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股票代码:600354
当前位置:敦煌种业|DHSEED / 新闻中心 / 集团动态 / 浏览文章

敦煌种业再次被确定为农业产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单位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敦煌种业  2007年06月12日  阅:  字体:

 

    根据农业部农经发[2007]8号“农业部关于公布第三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继2004年监测合格、2005年被评为优秀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后,2006年再次通过农业部组织的监测,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合格单位。根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行两年一次的监测评价制度,动态监测合格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将继续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这次监测是根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初步监测的基础上,经专家审核,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定,共有54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
      敦煌种业是2003年经农业部等国家九部委审核批准为国家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近年来,公司围绕做强做大主营业务,积极扩大产业规模、投资完善加工项目、合资合作、吸纳整合优势资源、组建营销网络体系、加大科研开发等方式,促使经营形成种子、棉花、农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经营单位由上市前的11家发展到25家,其中种子企业13家,棉花企业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其它1家。公司目前共有员工1351人,其中大专以上510人,核心技术人员326人。 
      截止2006年底,敦煌种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4亿元,比上年增加1.19亿元,增长15.33%;实现净利润1301万元。总资产达到16.97亿元,资产负债率63%,每股收益0.07元。 目前,敦煌种业玉米、棉花、瓜菜种子的生产经营已稳居西北地区第一位,瓜菜对外制种出口占全国同类种子出口量的10%,棉花购销量占甘肃棉花总量的40%。公司现为农业部等九部委命名的优秀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工商局命名的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甘肃省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综合实力已进入中国种业最前列。  
      主要做法是:  
      1、健全机制建基地,稳步扩大产业规模。公司坚持“公司联基地,基地联农户”,公司根据不同作物种子生产的生态需要确定目标村,以村为单位根据不同品种、组合的要求,每年与村民委员会签订产销合同千余份;各村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和生产面积分户签订产销合同,每年签订量达10万余份,农户、基地、乡村按合同生产,公司按合同收购销售,把各方关系纳入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公司为基地农户保证提供各类技术和物资服务,保证农户的每亩收入不低于1300元;农户保证制种面积产量符合要求,种子质量符合标准,以此为基本条款约束合同各方的经营行为。通过完善管理和建设,公司现已建成6大专业基地,其中以肃州区、金塔县为中心区的瓜菜制种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以肃州区为中心区的蕃茄制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以酒泉、张掖为中心区的玉米制种基地发展到20万亩;以瓜州、金塔、敦煌为主的棉种及棉花基地发展到40万亩,占本地棉花总面积的40%以上;以河南新乡为中心的强筋小麦种子繁育面积达35万亩;以武汉为中心的水稻油菜制种基地发展到2万亩。  
      2、优质服务联农户,提升企业带动力。为了保证基地农户的利益和公司利益,公司不断总结完善了为农民提供的产前、前中、产后的系列化、全程化优质服务。公司组织本企业950多名技术人员,管理100多个村的制种生产,常年吃住在村,指导到地块,承包对基地的产前订单落实、合同签订、亲本提供、农膜、化肥供应,产中技术指导、生产管理、质量检查,产后产品收购、销售和资金结算;基地村与公司技术人员配合,负责承包对基地的管理、协调、面积落实,负责督促农户承包制种生产过程中的田间作业管理、收获和向公司交种等。在制种方面,公司每年拿出3500余万元,向农户垫付提供亲本款、化肥、农药、农膜款,代付水费等,亩均达200元以上,解决了农户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投入不足问题。在棉花产销方面,公司通过棉花协会、二次结算方式把农民利益与企业联在一起,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公司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进一步规范完善了为农民提供的系列化、全程化优质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把保产量、保质量作为保公司利益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来抓。进一步完善了产前订单合同的内容,在基地内全面推行产量、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加强和规范了产中技术指导、生产管理、质量检查和产后产品收购、销售和资金结算等工作,有效提高了基地管理的水平。通过以上措施为农户提供服务,促使公司产业总体带动能力达60万亩,2006年通过订单联结农户7.27万户,户均从敦煌种业获益1.048万元。  
      3、增加投入抓开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把研发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新利润增长点的突破口来抓,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结合,近年来先后从经营收入中拿出近1亿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和高新技术引进,年平均达3200万元,已占企业年销售总收入的5.8%。公司成立了新品种开发中心,开展了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瓜类、蔬菜、牧草、花卉等作物品种研发,研发出敦玉2号、敦玉518等一批新品种,选育的加工番茄品种Z00-73、鲜食番茄T-32已于2006年通过酒泉市科技局组织的技术鉴定,研究成果分别达到国内先进和省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以企业开展航天育种,目前优良变异单株观察筛选工作已进入第五代,已有部分苗头材料出现。公司独立研究完成的《喷雾干燥法生产大颗粒番茄粉技术开发》项目,经甘肃省科技厅鉴定,认定其技术达到国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同时,公司充分利用内地科研院所人才、成果方面的优势,采取委托育种、合作育种、联合开发、整体吸纳、买断产权品种、合资合作等形式加大了新品种创新力度,与十多家国内强势玉米育种单位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并考察新购了一批国家及省级审定玉米的新品种使用权。经过几年努力,目前敦煌种业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36个。  
    4、 抓网络整合,营销体系进一步健全。先后在郑州、西安、成都三大营销区域分别设立了办事处,在黄淮海、东北、华北、西南、西北、长江流域建立了6个产品分销区域网络,扩大了自有知识产权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在棉花营销网络建设方面,成立了棉花营销公司,充实了销售队伍,规范了营销管理,把过去由各分公司通过棉麻公司销售的方式改为由公司统一销售,对产品资金进行统一管理。针对铁路运力异常紧张的问题,公司设立了铁路发运协调办公室,加强了与铁道部、兰铁局到各段站的协调沟通,发运产品达10余万吨,为确保公司产品的适时发运创造了条件。  
      5、扩张兼并抓合作,拓宽经营领域。坚持通过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利用自有资金、募集资金和引进合资合作资金,围绕主营产业发展和健全营销网络,采取资本运营手段,先后与国内一批企业、单位、研究院所达成协议,分别就占领资源市场、开发新产品、健全营销网络开展了一系列成功的兼并扩张业务,加快了项目建设。止2006年底,分别建成敦煌种业玉米种子加工中心等8个重点项目,其中种子加工厂1个、优质棉花加工厂2个、投资组建控股子公司9家,使公司种子加工能力新增4.5万吨、棉花加工能力增加3万吨。2006年7月,公司与美国先锋海外公司出资800万美元,组建敦煌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将达到2000万美元。同时新增的以棉蛋白、油脂制品、蕃茄粉、蕃茄酱为主要产品的食品业务,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  
      6、完善机构抓治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公司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三会一层”治理结构,设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现有发起人股东5个,社会公众股东2.7万个,董事11人、监事7人、总经理等经营层高管人员7人。公司在管理方面实行总分公司管理体制,按照“一级法人,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统一核算,自负盈亏”模式,对各分支机构的人、财、物和经营业务实行统一管理和授权经营。公司依照法定程序修订和颁行了涉及公司重大决策、行权程序、授权经营、经营监督、行政、财务、证券、人事、经营业务、投资项目等方面的60多项规章制度,“三会一层”均按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议事规则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关于法人治理结构的有关具体规定,明确了各位高管人员的职责范围和责任,董事会成立有战略策划委员会和考评与薪酬委员会,制定了完整的考评与薪酬管理制度。目前,所有制度已在公司生产经营中得到有效执行,公司整体决策严谨,行权规范,监督有效,考核严格,绩效挂钩,为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农业部指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在推进一村一品、带动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负有重要责任。要按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切实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要继续发挥资本、技术、信息和组织优势,进一步密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加快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农户能力,采取村企联动、村企对接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责任编辑:敦煌种业
  • 手机访问
  • 公众微信
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肃州路28号
邮编:735000 电话:0937-2618849